close
台灣中部阿里山公路 71 公里處芙谷峨橋,歷經 2 年多完工,為大阿里山地區增添一處美麗景緻。
阿里山公路於 2009 年八八水災時多處邊坡崩塌、路基流失,造成道路中斷,嚴重影響阿里山地區觀光產業。特別是 71 公里處,因邊坡整片滑落陡峭山谷,已無法重建道路,經評估改採以大跨距橋梁避開崩塌區。
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今天表示,新建橋梁工程於 2010 年 5 月中旬開工,因新橋跨越陡峭山谷,施工便道及平台設置不易,且需隨時注意上邊坡崩塌區滑落鬆動土石,加上山區午後又常起霧或下雨,施工難度及風險提高。
第五區養護工程處指出,在施工團隊發揮互助合作精神,逐一克服困難,並通過去年 610 水災、泰利、蘇拉、天秤颱風考驗,於今年 1 月完成,來往車輛可由臨時便道改走新橋。
耗資約新台幣 2 億 8 千萬元的芙谷峨橋,長 198 公尺,橋面寬 9 公尺,為單跨半穿越式鋼拱橋,造型優雅簡淨。
第五區養護工程處說,「芙谷峨橋」以鄒族原住民語音 FKUO 命名,意味著滿山遍野的「芙谷峨」樹,其學名為「山芙蓉」,為鄒族吉祥樹種。
芙谷峨橋身彩繪代表鄒族的紅色,在綠色群山中顯得相當醒目,完工後,象徵吉祥長久的山芙蓉再次綻放在阿里山,為大阿里山地區增添一處美麗景緻。
摘自中廣新聞網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